近两年来,预制菜发展很快,罗非鱼行业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调整以适应这种市场趋势?
杨弘:这两年预制菜的发展,为包括罗非鱼在内的很多水产品开拓国内市场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罗非鱼作为一种世界性鱼类,是一条不错的鱼,既然能在国际消费市场上受到欢迎,那么受到国内消费者喜欢也是迟早的事情。其实,从罗非鱼产业发展过程看,国内国外的销售比例基本上接近1:1,只是国内更多是以主产区鲜活销售为主。现在产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终端市场出现了新的消费特点,尤其以现代年轻人为主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习惯更注重便捷,那么预制菜或者经过初加工的水产品可能会更受欢迎。但这需要一个过程,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
首先提升罗非鱼市场定位很重要。由于此前过分关注出口而忽略了国内市场,虽然最近几年开始逐渐重视起来,行业协会牵头开展了一些宣传推广工作,开拓新的消费市场,但是力度还远远不够,以至于现在很多人还不认识罗非鱼。同时由于出口价格比较低,在市场上还形成了一种认识,认为罗非鱼是一种低端水产品。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罗非鱼无论从本身营养成分构成,还是从养殖环节质量安全把控,都是一条值得消费者信赖的舌尖上的美味鱼。
其实罗非鱼在预制菜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长期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罗非鱼行业建立了比较严谨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标准化养殖程度较高,质量安全把控较好。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农业农村部每年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抽检中可以看出,罗非鱼在养殖水产品种中的合格率是非常高的。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要求越来越高,更加重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从这个角度看,罗非鱼是一个很好的品种,更符合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与此同时,一般消费者更加青睐物美价廉的食物,而这一点罗非鱼的性价比优势也是很明显的。
所以罗非鱼虽然不能定位为高端水产品,但至少应该视之为一种可以媲美并能够取代日常很多传统水产品的可替代品种。这种新的市场定位很重要,将更有利于罗非鱼开拓国内消费市场。
同时要调整市场策略,开发消费断层。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长期的出口导向导致罗非鱼在国内市场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断层——非主产区尤其是内地的消费者对罗非鱼的认识不深,这是罗非鱼拓展内销面临的一个挑战。
我国消费市场巨大,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包括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在前期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深入了解不同地区之间饮食文化的差异,分析不同消费市场的消费特点和习惯,并根据不同地区市场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包括从养殖品种、饲料营养到产品加工研发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做出改变。比如云贵川西南地区,这些地区的叉尾鮰和鲶鱼等水产品做得很好,那么罗非鱼如何打入这些市场?这就要求我们的产品要适合当地消费市场的习惯,比如要能够满足烤鱼、水煮鱼等消费需求,满足当地消费者的口味等。而华东地区市场的开拓,可能竞争会更强。在苏杭地区,虾蟹养殖业比较发达,形成了以虾蟹消费为主的餐饮习惯。近年来,淡水鲈鱼等品种养殖和消费上升较快,在水产品市场上仍能占有一席之地,这意味着虽然竞争激烈,但罗非鱼优势明显仍然具有很大潜力。
预制菜蜂拥而上,不仅仅罗非鱼,包括乌鳢、鳜鱼等很多淡水和海水养殖水产品都进军预制菜市场。那么,在琳琅满目的预制菜产品中,罗非鱼如何争取消费者?我们需要通过品牌打造,提升罗非鱼的市场定位,通过调整市场策略,针对不同的消费市场,做出细分的营销解决方案,同时除了要继续挖掘罗非鱼预制菜的优势之外,还要继续加大罗非鱼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营造罗非鱼饮食文化氛围,让消费者认识罗非鱼,消费罗非鱼,逐步培养消费群体。
预制菜搅动新市场,
行业发展面临更多新要求
《海洋与渔业》:预制菜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罗非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杨弘:预制菜的发展,不仅是罗非鱼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新业态,更是我国消费市场发展的风向标。它在搅动罗非鱼产业的同时,也衍生了很多新的研究课题,对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是需要重新审视行业发展政策。原来罗非鱼产业主导出口,这相当于把全部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市场风险不言而喻。而企业出口的积极性,主要是有赖于出口退税政策的刺激。如今时过境迁,行业出现了一种声音,即这种出口退税政策对罗非鱼产业未来的健康发展未见得是一件好事。产业规模发展到现在,此前政策影响已经十分有限。而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仅仅依赖政策扶持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是要靠产业自身的造血功能。那么,我们现在是不是还要继续采用原来的方式来激励产业发展?这是一个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
其次是要重视行业组织建设,加强行业自律。与其它水产品种一样,罗非鱼也面临着产业发展的问题。尤其是最近几年来,饲料原材料成本上涨较快,鱼塘租金水涨船高,再加上加工厂时不时的压价,养殖户的利润空间越来越窄,严重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如何保障养殖端的基本利润,这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如果养殖户没有养殖积极性,那么产业的发展就成了空谈。
那么,如何协调平衡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行业组织的建设,行业协会等组织要有所作为,想方设法协调平衡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养殖端的利润,推动行业共赢发展。这一点,海南罗非鱼行业的做法值得借鉴。而广东市场更加开放多元,行业的自律规范发展可能要面临更多挑战。
同时也衍生了很多新的研究课题,对科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以前,我们开展的很多科研都是为出口服务,比如提高鱼的生长速度、提高出肉率等。现在面临的市场环境不同了,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那么我们科研工作者就需要应时而动,转变科研观念,调整研究方向,开展多样化研究。举个例子,出口和内销对罗非鱼产品的要求不一样,出口的大多是单一的鱼片,而国内消费形态更加多样化,对商品鱼的要求不同,包括鱼的大小、形状,在同等重量情况下,长条形的会显得更大,比较适合做烤鱼、酸菜鱼等。原来为了服务出口这个单一的目标,我们的选育目标是越短、越粗、越高、肉越厚这种短粗壮体型。但是在国内消费端市场,不管是罗非鱼还是其他品种短粗壮的鱼都是不太受欢迎的,不太适合餐饮业的发展要求。
包括饲料和养殖等方面也是如此,面对国内消费市场的新要求,我们的养殖模式是否也需要改变、饲料营养配方等是否需要改进等,让罗非鱼的肉质更符合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今年农业农村部一号文明确提出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发展健康养殖,深入实施水产绿色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等,这就要求我们水产养殖业在追求高效高产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生态效益,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环保账。在未来,绿色健康的综合种养模式将会更受推崇。
来源:海洋与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