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贸易信息》(2022年第40期)

发表日期:2022-03-09    来源于: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1392

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目标设定为 5.5%左右
3月 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 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14万亿元,增长 8.1%。全国财政收入突破 20万亿元,增长 10.7%。城镇新增就业 1269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 5.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0.9%。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企业研发经费增长 15.5%。粮食产量 1.37万亿斤,创历史新高。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18.2%。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 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 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 1.3万亿斤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能耗强度目标在 “十四五 ”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李总理解释,今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 “十四五 ”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国务院研究人士预期今年国内 CPI温和上涨
国新办 3月 5日举行新闻通气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情况。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介绍,去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全年平均上涨 0.9%,为经济恢复、民生改善营造了好的物价环境。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全球通胀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国 CPI能保持基本稳定,与市场供给较为充裕、农业再获丰收,特别是生猪生产形势较好、猪肉价格走低有很大关系。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市场运行调节,加大能源原材料等的保供稳价工作,也为物价形势平稳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工业、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数量保持在高位,主要工业品和农产品供给有保障,为今年 CPI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但也要看到,近期国际能源等价格高位上涨,加大了向国内输入传导的压力;受气候因素等影响,不排除国内部分农产品如蔬菜等价格出现阶段性上涨。同时, 2020年对 2021年的翘尾影响为 -0.1个百分点,但去年价格对今年的翘尾影响有 0.9个百分点。预计今年 CPI同比涨幅比去年有所扩大,但仍将保持温和上涨态势。《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 CPI涨幅目标设定为 “3%左右 ”,充分考虑了影响物
价的各种潜在因素,留有一定余地,也与去年目标一致,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

中国再度支持俄乌和平谈判及美欧俄对话
3月 5日,中国外长王毅应约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话。据中国外交部公布的信息,布林肯向王毅通报了美方对当前乌克兰局势的看法和立场。王毅表示,乌克兰局势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是中方不愿意看到的。乌克兰问题错综复杂,既事关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也同各方安全利益息息相关,既要聚焦当下危机的解决,也要着眼地区长治久安。中方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中方认为,解决乌克兰危机,还是要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办事。一是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二是坚持通过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我们希望战火尽早停下来,现地局势得到缓和,有效保障平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出现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王毅指出,乌克兰危机最终只能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凡是有助于缓和局势和政治解决的努力,中方都支持。凡是不利于推动外交解决而是拱火浇油使局势升级的行动,中方都反对。中方将继续为和平发声、为和平尽力。我们鼓励俄乌直接谈判,谈判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国际社会应当持续予以配合支持,直到谈出结果、谈出和平。我们也鼓励美国、北约、欧盟与俄罗斯开展平等对话,直面多年来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重视北约连续东扩对俄安全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按照安全不可分割原则,寻求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另外,对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日前作出的只有中方能充当俄乌调停人的表态,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当地时间 3月 5日回应称,凡是有助于缓和局势和政治解决的努力,中方都支持。凡是不利于推动外交解决而是拱火浇油使局势升级的行动,中方都反对。我们鼓励俄乌直接谈判,也鼓励美国、北约、欧盟与俄罗斯开展平等对话,直面多年来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按照安全不可分割原则,寻求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

中国须以更大力度基建投资确保经济增长目标
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今年什么是 “稳增长 ”的最重要抓手?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认为,重点将落在基础设施投资上。目前的困难在于,土地转让收入减少导致地方财政面临挑战,对此主要有两个解决方式:
一是增加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加大对地方的支持。
二是可以放宽地方政府发专项债的限制,这也是解决地方政府财政困难的一个好办法。余永定引述相关研究指出,为了实现 5.5%的 GDP增速,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应该达到 6%。基础设施融资金额应该达到 20万亿元。
除了投资规模外,中国目前的基建投资融资体制和融资结构并不能完全适应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增长的需要。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中,一般预算支出、专项债、银行贷款、城投债等自筹资金的比例是逐渐提高的,这些资金的成本又是逐级增加的。换言之,越贵的资金用得越多。为了实现基建投资的增长目标,政府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基建融资结构进行调整,显著增加一般公共预算对基础设施融资的贡献,提高赤字率,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各种监管也可以适度放松,让企业和金融机构在筹融资过程中有更大自主权。余永定强调, “为了实现增长目标,必须不断在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之间寻找平衡。 2022年,天平应该更多向增长倾斜。基建投资是否能够实现较高增速是 2022年稳增长的关键。 ”

俄乌冲突持续将深度影响全球粮食市场
当前国际大豆、菜籽、油脂、玉米、小麦等价格均已临近或触及 10年高位,俄乌冲突如果长期持续,对于全球粮食市场的冲击将可能会更加严重。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国际粮食贸易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俄乌局势上的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 30%的全球小麦贸易, 20%的全球玉米贸易。据 2021年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数据,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共占全球逾四分之一小麦出口、约二成玉米出口和八成葵花油出口。俄罗斯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约占全球产量的 10%和国际出口量的 16.9%;乌克兰则是第四大小麦出口国,约占全球产量的 4.3%和国际出口量的 11.6%。俄罗斯玉米占全球总产量的 1.2%和国际出口量的 2.2%;乌克兰玉米占全球总产量的 3.5%和国际出口量的 16.4%,是仅次于美国、巴西、阿根廷的全球第四大玉米出口国。此外,就大麦而言,欧盟在产量方面拥有主导地位,而乌克兰约占全球大麦产量的 6%,但大麦出口量占 15%,俄乌两国为世界大麦市场贡献度为 32%。2021年乌克兰黑麦和菜籽产量的全球占比均超过了 3%,葵花籽的产量占比更是达到 28.6%,是全球葵花籽第一大生产国。然而俄乌冲突导致俄罗斯对外贸易明显受阻,乌克兰则由粮仓变为战场。俄乌危机持续,必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扰乱全球粮油市场秩序,进一步推高粮食和食用油价格,并最终传导到消费者的食品成本之中。

德国经济部长明确反对对俄罗斯能源实施制裁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近日明确表态,反对禁止从俄罗斯进口化石能源产品,称相关禁令将危及德国的社会和平。他指出,即使迅速采取行动,依旧无法改变德国当前仍高度依赖进口的现状。至少短期内,德国还是必须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哈贝克表示,联邦政府将继续保持从俄罗斯获得能源的渠道畅通,称 “我们需要这些能源供应来维持德国的价格稳定和能源安全 ”。与此同时,他认为,德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面临能源价格上涨的情况。不过,哈贝克指出,眼下这种价格的 “急剧上涨 ”不会是永久性的。另外,哈贝克透露,因乌克兰局势或者俄罗斯制裁而受到冲击的德国企业可以在申请国家贷款时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而一些大型投资担保机构也已准备好为在俄罗斯经营的德国企业提供服务。据介绍,德国企业目前在俄罗斯的投资总额约为 200亿欧元。

德国副总理:若俄罗斯 “断气 ”德国下一个冬天将非常难熬
3月 6日,德国联邦副总理兼经济与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旦来自俄罗斯的煤炭或天然气供应中断,下一个冬天对德国来说将非常艰难。哈贝克再次重申自己支持逐步淘汰核电的立场,并表示,虽然德国政府眼下正在研究是否可以通过延长核电站寿命的方式来确保该国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但 “目前来看,无法保证 ”。他指出,哪怕延长硬煤发电厂的运营时间可能都无济于事,毕竟德国主要依赖的是硬煤进口。与此同时,哈贝克对褐煤也持谨慎态度,称其为 “对气候最具破坏性 ”的能源形式。他强调,不应该因为乌克兰局势而忘记气候危机。不过,哈贝克主张保留燃煤电厂 “以备不时之需 ”。

加拿大官员呼吁美国购买更多加拿大原油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能源部长索尼娅-萨维奇表示,作为加拿大主要产油区,阿尔伯塔省可以帮助缓解能源中断导致的全球石油供应危机。在标普全球的 CERAWeek能源会议召开之前,萨维奇在休斯顿表示,阿尔伯塔省有一些多余的管道和铁路运输能力,可以将更多的原油输送到美国。萨维奇说: “我们才是解决方案,而不是委内瑞拉和其他国家。 ”他指的显然是美国上周派遣代表团前往委内瑞拉,讨论美国放松石油制裁的问题。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克兰加入欧盟需要时间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德国柏林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就乌克兰加入欧盟一事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她表示,欢迎乌克兰提出加入欧盟的申请,“毫无疑问,勇敢的乌克兰人民属于欧洲大家庭”。但与此同时,冯德莱恩指出,加入欧盟有明确的规定和流程“无法绕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她也并没有就这一进程最早何时能取得成果给出明确答复。冯德莱恩强调,眼下,最重要的是在当前的冲突中尽可能多地向乌克兰提供支持。此前,冯德莱恩曾多次表态说,如今最重要的任务是结束冲突,乌克兰加入欧盟应该是下一步讨论的事情。舆论普遍认为,除了表达声援和意向之外,欧盟其实并不能在乌克兰入盟一事上有过多作为。由于乌克兰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与欧盟所要求的标准都相差太远,其入盟之路注定还很遥远。

美国称正与欧洲盟友商谈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
3月 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美国正在与欧洲盟友合作,共同研究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可能性,以进一步惩罚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的行为。布林肯表示,已与美国总统拜登和内阁其他成员就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的问题进行了通话。

美国视频流媒体巨头奈飞暂停俄罗斯服务
美国视频流媒体巨头奈飞(Netflix)当地时间周日证实,将暂停在俄罗斯的服务。该公司一位发言人表示: “考虑到当地的情况,我们决定暂停在俄罗斯的服务。 ”俄罗斯市场在奈飞的整体市场份额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该公司在俄罗斯拥有近 100万用户,而在全球范围内的付费用户总数为 2.22亿。在此之前,这家流媒体服务公司已停止了在俄罗斯的所有项目和收购。

摩根大通考虑将俄罗斯移出其新兴市场债券指数
摩根大通正在向投资者发起调查,以决定是否将俄罗斯本币债券和硬通货债券从其管理的几个被广泛使用的新兴市场债券指数中剔除。这家华尔街银行要求投资者就他们对各种主权和企业硬通货以及卢布计价债券和证券应被保留还是剔除的“预期”进行投票。那些预计这些证券将被剔除的投资者会被问及他们的首选时间—— 3月底或 4月底。摩根大通管理着广受关注的新兴市场债券指数( EMBI)系列和新兴市场企业债券指数( CEMBI)系列。它还拥有以新兴货币计价的地方债务 GBI-EM基准指数,以及由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因素控制的 JESG指数。根据该行自己的信息,以这些指数为基准的资产价值为 8420亿美元。俄罗斯在该行的 EMBIG Diversified指数中的权重为 0.89%,在该指数的 ESG版本中权重更高,为 1.03%。在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发起制裁后,摩根大通已于 3月 1日将该国列入指数观察名单。该行还在考虑将俄罗斯的盟友白俄罗斯的债务从其 ESG指数中剔除。

毕马威与普华永道宣布退出俄罗斯
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的两个毕马威与普华永道周日宣布,由于俄乌冲突爆发,他们将不再在俄罗斯拥有成员公司。毕马威表示,其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成员公司将退出毕马威网络,此举将影响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 4500多名合伙人和员工。普华永道表示,同意让普华永道俄罗斯公司退出其网络。该公司在俄罗斯经营了 30多年,在那里有 3700名合伙人和员工。

多重因素作用下美国 2月 ISM服务业增速不佳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 ISM)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 2月 ISM非制造业指数从 59.9降至 56.5,远不及预期的 61.0,创最近一年新低。其中,新订单、商业活动、就业等分项指数均显着趋软。具体来看: 1、新订单指数 56.1,较 1月的 61.7大跌 5.6个点,创下一年来最慢的增长。 2、商业活动指标为 55.1,较 1月的 59.9下滑 4.8个点,降至 2020年 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3、就业分项指数陷入萎缩,跌至 48.5,创 2020年 8月以来最低, 1月时该指标为 52.3。该指数表明公司难以雇用和留住工人。 4、企业雇用困难,部分解释了 2月交货时间更长、订单积压问题更严重。供应商交货时间指数从 65.7升至 66.2,创下三个月高点。订单积压分项指数 2月激增,从 1月的 57.4上涨 6.8个点,达到 64.2,月度增幅也创下两年来最大。 5、价格分项指数在原本已经很高的水平继续攀升,从 1月的 82.3上涨 0.8个点,达到 83.1,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俄乌局势引发了商品价格大涨,这意味着之后的通胀会进一步加剧。 ISM服务业商业调查委员会主席 Anthony Nieve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受访者继续受到供应链中断、产能限制、通货膨胀、物流挑战和劳动力短缺的影响,这些情况影响了企业们满足需求的能力,导致商业活动和经济增长降温。

印度最新人口数量首次超过中国内地人口
印度最新公布的 2021年人口统计结果显示,印度人口达到 14.1565亿人,首次超过中国内地 2021年的人口 14.126亿人(国家的人口统计不包括港澳台居民)。自商周朝起,中国一直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 2021年末,中国人口 14.13亿人。其中,出生人口 1062万人,出生率只有 0.752,首次跌破 1;死亡人口首次达到千万人;人口年度净增长 48万,自然增长率是 0.34‰。但从历年人口净增长数据看, 2021年人口净增长创下近 60年来新低,人口净增长不断下降。反观印度 2020年就有 2406.78万新生儿,并且印度人口一直在保持高速增长。据估计,印度目前的人口出生率为 19.3‰,死亡率为 7.3‰,自然增长率为 12‰,远高于中国目前的自然增长率( 0.34‰)。另外,从人口年龄结构来看,以 2019年统计的数据为例,印度 0-14岁人口占比 26.62%;15-64岁人口占比 67.00%;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 6.38%。而中国 0-14岁的储备人口占比仅 17.95%,比印度低了近 10个百分点; 15-64岁的劳动力占比略高于印度; 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 13.50%,比印度高了 7个百分点。上述数据反映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一直较为突出。

头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首页 |  对虾之都概况 | 新闻资讯 | 产品展示 | 供求信息 | 养殖技术 | 市场导向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对虾之都--湛江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8683号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经济开发区乐山路23号恒兴大厦2118 Email:zjaap@vip.163.com
电话:86-0759-3582632 传真:86-0759-3582631
技术支持:广州网站建设